第一百七十三章 动荡局势-《当骄傲仍然重要时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阿伦·艾弗森在第三场赛后受到千夫所指。
    评论家们对他的过激反应表示不解。
    从判罚尺度来看,艾弗森大部分时间都是受益的,怎么裁判突然把尺度放宽一点,他就受不了了?
    76人0比3落后,并且,没有球队相信他们能像西部的开拓者那样狂追三场。
    毕竟,以开拓者的阵容深度来说,他们落到第八名完全是教练组无法协调球员的需求。
    这种阵容深度惊人但内部不和的球队的潜力最是可怕。
    小牛无意间激发了开拓者的潜力,而76人却没有潜力可挖。
    几年过去了,他们还是总亚军赛季的样子,指望艾弗森一个人抡死对手。
    和当初的76人同时期的强队要么陨落,要么补强,没有谁像他们这样保持原样。
    两天后,雄鹿与76人的半决赛迎来了第四场。
    第三场的失败让费城人的士气一泻千里。
    再也没有人相信他们可以在雄鹿的手上赢球了。
    围绕在费城身上的疑问和赛季前景再无人问津。
    人们更想知道的是艾弗森的未来将何去何从,正如合同到期的拉里·布朗是否会回到费城一样。
    失去斗志的76人在布朗的尖叫中放弃抵抗。
    艾弗森在本赛季的最后一场比赛里拿下30分,看起来不错,但32中12的命中率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让人满意的。
    艾弗森对面的于飞看起来就像另一个时代的产物。
    全场不到20次出手,通过大量的防守反击和外线投篮砍下全场最高的33分,带领球队4比0横扫76人。
    赛后,没有人问于飞横扫艾弗森是什么感觉。
    媒体们关注的焦点是东部决赛前最后一场大戏:“弗莱,根据各方的最后一次MVP模拟,有半数媒体认为你将会当选本赛季的MVP,对此你有什么看法?”
    于飞自是清楚媒体的模拟选择就像奥斯卡颁奖前的各大工会奖一样,是对于最后的MVP投票的重要风向标。
    在那些拥有压倒性候选人的赛季里,媒体的模拟选择可能并不重要,可若是放到一个竞争激烈的赛季,媒体的喜好将会决定谁获得MVP。
    最典型的就是1989-90赛季,三大MVP热门的得票率分别是26%(魔术师)、25%(巴克利)和23%(乔丹)。
    无论是从造星角度还是从84双雄对各自球队的提升程度来看,他们都比魔术师更值得MVP。
    可最终,人缘更好的魔术师还是以微弱优势赢下了那年的MVP。
    今年也可以算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年份,主要的竞争者是邓肯、基德和于飞。
    邓肯的单核属性,基德持续两个赛季的360%转身和于飞令人惊奇的进步(带领雄鹿打出联盟第一战绩)。
    从人气来看,基德注定是陪跑,邓肯作为公认的现役最佳,赢下MVP似乎理所应当。
    可是,偏偏东部又杀出了一个于飞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