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全都该死!” 朱标脸色一白。 朱元璋负手而立,并没有去责怪朱标什么,他已知道,夏之白让自己看这本书的意义。 是想让自己明白。 百姓是会反抗的,当愤怒和不满超过了限度,甚至是连当狗一样生存下去,都成为一种奢望的时候。 反抗就成了唯一的道理。 反抗是为了生存。 他很早就懂得这个道理,当年他也是这么做的。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,如今他是皇帝,最见不得,也最不想看到,甚至是最痛恨见到这一幕。 造反有理? 造反永远都无理! 至于三国演义,他也看完了。 不过对于里面讲的东西,他没有任何兴趣,也没有看到其中有任何出彩的地方。 只看到了一群乱臣贼子。 祸乱天下! 他真正感到不适的,唯有开篇那一句话,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,这让他很不喜。 再则便是夏之白引用的孟子的一句话。 古之人,得志。 泽加于民。 不得志,修身见于世。 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! 他自是看的出来,这是夏之白一直反复在提醒自己的事。 而且。 他很肯定。 夏之白有反心。 不过他已明白,夏之白为何不反,不是不敢反,不愿反,而是不想,因为他心中有百姓。 一旦造反,势必会天下动荡,也会死伤很多人。 天下方定,百姓才刚刚摆脱战乱之苦,再让百姓卷入战乱,无疑是十分不智的,也会遭致百姓怨恨。 所以夏之白才这么一而再的给自己劝谏,让自己改弦易辙。 他并不确定。 若是自己扫灭了北元。 还继续这样我行我素,夏之白或许就会谋反了。 朱元璋闭上眼,脑海中回想着夏之白这次送过来的东西,心头却不由一颤。 面对这种更具威胁的东西,他的大明真能固守下去? 而且夏之白在天下有多少同党? 朱元璋目光微沉,问道:“那些东西送到工部了吗?工部那些人可有研究出什么名堂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