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还请陛下明示。”李善长道。 朱元璋冷哼一声,从桌上取出一份奏疏,扔到李善长脚边,道:“那你就给咱好好看看。” “看完再回答。” 李善长眼皮一跳,也不敢怠慢,连忙伸手将地上奏疏捡起,仔细看了起来,当看到上面出现的一個熟悉名字时,他脸色微变。 “陛下,可能有什么误会。” “误会?”朱元璋嗤笑一声,满眼不屑道:“咱不觉得有什么误会,你弟弟李存义这段时间见了不少淮西出身的士人。” “而好巧不巧这些人都中了。” “你给咱说是误会?” 朱元璋站起身,手指着李善长,漠然道:“你这个弟弟,咱看在你的份上,已经很宽容了。” “他跟胡惟庸可是姻亲,胡惟庸案发,咱没有怪罪,已经够宽宏大量了,他李存义也该收敛收敛点了。” “但咱错了。” “有的人就是喂不熟的。” “这科举舞弊,或许是有可能有误会,那贩卖奴仆?逼良为娼呢?这些也都是误会?” “这天下就这么巧?” “什么误会都刚好落他头上?” “咱不信。” 朱元璋拨了拨桌上的奏疏,从中又拿起一份,斜着看了一眼,又扔给了李善长。 李善长脸色已不对劲。 等看着第二份奏疏,李善长脸色已变得铁青,沉声道:“陛下,这里面或许真有冤枉。” “存义性格是有些急切。” “但本性不坏。” “绝不会去做这徇私舞弊之事,而且这次科举是老臣跟殿下负责,若是他真有参与舞弊,臣跟殿下,不可能没察觉的。” “至于非法买卖奴仆。” “臣认为更是莫须有之罪。” “存义目前为太仆寺丞,按律是有收养奴仆的资格,因而买卖女奴仆完全是合情合理,臣不认为存义收养奴仆有问题。” “请陛下明察。” 朱元璋目光微阖,眼中闪过一抹寒光,冷声道:“伱的意思是咱冤枉他了?” “臣不敢。”李善长沉声道:“臣只是认为其中或有隐情。” 朱元璋阴沉着脸,“咱要是没查明白,咱会今个儿把你叫来?前段时间,咱处理了应天府一批不作为贪赃枉法的官员。” “这些官员交代,他们之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就是李存义吩咐他们做的,他们是看在你的面子上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