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这岂不是在自己反对自己? 这是在倒反天罡。 不过这种场合不是他们能开口的,他们更不敢开口,只担心会被牵连。 一时间,整个进士方队,都不约而同的向后退了一步,跟夏之白进一步拉开了距离。 夏之白独自一人,面对着四方目光。 他岿然不惧。 对就是对,错就是错。 大明得了天下之后,本就意欲推翻元朝人的一切,但独独没有推翻科举制度,而元人野蛮,只知道‘四书’、‘五经’,根本不知书、数的重要,大明若是继续依循着元朝的老路,最终只会越走越窄。 以至于积重难返。 元朝人不知其重要,朱元璋及朝中大多数臣子,也早就习惯了研究‘经术’‘经史’,但他不能放任不管。 因为这关乎着这片土地的未来。 只不过夏之白知道,想改变天下的既有观念很难。 自古以来,兴礼乐,定制度,光辅国家,成至治之美,皆本于儒。 儒者知古今,识道理,非区区文法吏可比也。 这个观点早就深入人心。 只是如今的儒士,跟过去通晓儒家六艺的儒士,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了。 现在的儒士担不起这样的重担。 他们的历史使命,本该就在宋朝时,被逐渐增强的工农慢慢替代。 只是历史进程被打断了。 而作为汉家天下的继承者,大明理所当然该接续上。 汤和扫了眼夏之白,又微不可察的看了眼朱元璋,眼中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神色。 他了解朱元璋。 也知道朱元璋的用人之道。 夏之白说的这些话,其实很合朱元璋的心思。 朱元璋本就不喜士绅地主出身的儒生文官,不然又岂会用严刑酷罚来处置士大夫?又岂会在取贤的方式上来回折腾,如今夏之白的话,只怕为陛下开启了一个新思路,只是这個思路太广也太野了。 他也难以揣测陛下之心思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