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朱元璋突然暴起,将桌上的放大镜狠狠的砸在了地上,眼中的怒意几乎不加遮掩。 朴狗儿想不明白。 他却对此是心知肚明。 给天下让出一条行商的路? 这句话,夏之白不是说给百姓听的,这是专门说给自己听得。 因为他不喜商。 甚至都不是不喜,是发自骨子里的厌恶。 他倒现在都记得,那些包税商人冲到自己家里,逼死自己父母的画面。 自己的父母一直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,被这些包税商人压榨了一生,若非邻居刘继祖借了一块地,他父母甚至死后连个葬身之地都没有,对于这些商人,他是发自内心的厌恶。 大明建立之后。 虽然明面上废除了元廷很多制度。 但包税制,其实一直废而不止,这一点,朱元璋是心知肚明,虽然天下是改朝换代了,但想要直接改变,并没有那么容易,而他接下来要做的,便是要将残留在大明体制中的‘包税制’彻底拔除。 包税制不用了。 那商人自然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。 但夏之白现在在天下鼓吹什么?给天下让出一条行商的路? 这路是他想开就开的? 很快。 朱元璋就冷静了下来。 因为他要铲除‘包税制’残余的事,并未告诉给任何人,就连朱标都没告诉过。 夏之白没可能知道的。 当真是巧合? 也当真是误打误撞? 朱元璋不信。 而且夏之白对外界说的这些话,已跟朱元璋设想的天下格格不入了。 他根本就不希望天下有这么多动作。 百姓只要老实纳粮交税。 其他的都不是这些百姓该去考虑的。 至于夏之白说的什么‘降本增效’、‘提高生产力’,也根本不需要,他只要百姓老实的待在地里。 朱元璋虚眯着眼,双眸散发着阴冷寒光。 他在脑海一遍遍的思索着,却是并没有想到原因。 良久。 朱元璋闭上眼,又重新睁开。 无论夏之白是巧合也好,还是有意为之也罢。 他要做的事,谁都拦不了。 朱元璋冷冷看向朴狗儿,突然想到了什么,问道:“夏之白最近又跟谁走动吗?” 朴狗儿一愣,思索了一下,不确定道:“老奴倒也去问过,最近夏之白只跟城中的一些商贩有来往,除此之外,便只有昨日,跟户部右侍郎郭桓的管家,发生过一些争执。” “昨夜郭侍郎还将夏之白请过去了。” “还是花的重金邀请。” “百两银子。” “郭桓?”朱元璋目光一沉。 朴狗儿认真的点头道:“回陛下,正是户部右侍郎。” “老奴记得很清楚。” 朱元璋双眸微阖,目光阴晴不定。 他已猜到了一些情况。 朱元璋冷笑道:“看来咱还是小看了咱大明的臣子,一个个都跟人精一样,咱以为做的天衣无缝,结果早就被人看穿了,既然这样,那咱也不用再遮遮掩掩了。” “你去趟御史府,告诉那些御史。” “该干活了!” “咱养着他们,是让他们替咱干活的,不是让他们给咱来养尊处优的。” 朴狗儿脸色微变。 他从朱元璋的话里,听出了森然的杀气。 陛下这是又要杀人了? 朴狗儿连忙点头,快走着去传信了。 日暮时分。 余敏、丁廷等数名御史,联名举告发户部右侍郎郭桓利用职权,勾结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李彧,与提刑按察使司赵全德,伙同户部侍郎胡益、王道亨等官员大行贪污。 同日。 朱元璋下令审刑司吴庸拷讯郭桓。 郭桓案正式爆发。 如果有不连贯的,真不能怪我,是被删了,我才发现,有的章节直接给我少了一两百字. 就比如上一章,开篇其实有一段教员的诗,还有几句很鼓舞的话,都直接被自动删了。 吐血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