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彻底放开不现实。 但只是运送食盐的话,他并不是很介意,而且夏之白说的也没什么错,创办一座盐企,需要投入太多人力物力财力了,仅靠夏之白一人,想要在北方构建完成,没十来年根本就不可能。 朝廷是得开一些方便之门。 夏之白面色一喜,恭敬道:“多谢陛下恩准。” 朱元璋冷哼一声,脸色带着几分不悦,道:“你也别高兴的太早,咱是答应了你一些事,但除此之外,咱不会给与你任何的帮助,伱所说的那套‘商官’,咱也不会采信。” “官就官,商就是商,岂能混淆?” “又岂能混为一谈?” “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,过去没有,现在没有,以后也不会有。” 朱元璋面色冷峻。 即便夏之白说了这么多。 他依旧坚持自己的看法,商人就是祸国殃民的。 也都是一群不事生产的蠹虫。 夏之白笑了笑。 他这次就没想过能改变朱元璋的看法,朱元璋对商业经济的轻视,根深蒂固,岂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动的?他之所以说这么多,一来是告诉朱元璋,他的确不通经济,让朱元璋去思考,另一方面则是奉行的‘开窗理论’。 让朱元璋开商业经济之道,朱元璋是断然不会答应。 但在这种情况下,向其索要一定的‘特权’,朱元璋却大有答应。 事实也的确如此。 他已得到了自己想要的。 有了铁矿,他便能制造大量先进的生产工具,继而引动一场手工业相关的技术大突破,不过农业方面,夏之白并没抱太大期待,氮肥这玩意,不是一时半会能弄出来的,甚至不是集合大明一国之力能倒腾出来的。 那近乎要点满科技树。 以大明的科学技术,根本就做不到。 朱元璋自以为江山永固,制度长青,只要天下都按照他的想法去做,就能保障朱家天下代代传,殊不知,在生产力大爆发下,他所创立的体制,将会陆续崩溃,甚至就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,他引以为傲的体制,就会开始崩盘。 夏之白道:“臣并不这么认为。” “臣倒是觉得,天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,非人力能阻拦,当天下发展到一定阶段,自然而然就会改变,若是不顺势,则势必为天下大势抛弃。” “我会证明陛下错了。” “也会证明给陛下看,商业经济才是未来。” “甚至.大明真正的方向,并不是取税于农,而是当减税于农,甚至是彻底废除农业税,等真到了那个时候,陛下想要打造的万世之基,才算有了勉强的雏形。” “而这也是臣很长时间的目标。” 夏之白神采奕奕,满怀对未来的期许。 朱标神色微怔。 废除农业税,这怎么可能? 大明如今近六七成税收,都是来自农税,若是废除了取税于农,仅靠商业收取的那几百万两,维持官府运转都不行,又谈何去管理天下?这根本就是一个空谈,不切实际。 朱标摇摇头。 他虽被这番话给镇了下心神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