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扪心自问,若自己一夜之间,为全城人热议,只怕也会飘飘然。 他私下了解过周宁、李笙等工匠,这几人在工部并不怎么受重视,也很少有好事落到他们头上,心中一直憋着一股气,如今总算扬眉吐气,自然会难以抑制心中得意。 夏之白道:“方墨,伱等会提前下车,把这些图纸送回去。” “并告诉周宁、李笙他们,日后工程部的用铁量,将会有严格的限制。” “再告诉他们,他们设计的纺织机,不能用到一两铁,想用铁打造纺织机可以,那就拿出突破性的东西,能够设计出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的纺织机,靠着硬堆材料,制造一堆破铜烂铁,效率就比木质竹制提高了一成上下,这样的赔钱货,我夏之白没有这么多钱去赔。” “最后。” “我给他们立一个目标。” “我回应天府的时候,就要看到纺织机成品。” “要是做不到,那他们就可以回工部了,我夏之白是尊重人才,但尊重的是有品性、有操守的人,而不是得了一点成绩,就沾沾自喜,自以为是的人。” 方墨脸色微变。 他还是第一次见夏之白动怒。 随即也是连忙道:“我等会便去传话。” 夏之白点点头。 他是绝不许这股歪风邪气蔓延的。 不过这也让夏之白意识到,自己现在人手明显不足。 而且是严重不足。 不仅缺记账的,缺管理的,还缺工匠工师,各方面都缺,想要填补,还需要花一番大力气,这也让夏之白越发想将自己的那套‘现代化’培训模式推出来。 既然缺人。 那就自己来培养。 靠着人数,堆出一些工程师。 夏之白也知道这是为什么,因为当代的教育并不普及。 学习知识的成本很贵门槛很高。 这一方面跟生产力不足有关,另一方面也是‘士大夫’阶层,有意在抬高门槛,只要门槛足够高,能够取代到他们的存在就越少,他们的家族也就能一直昌盛。 甚至就算是帝王也必须依仗他们。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,夏之白深受其中掣肘。 也让他改变的心思更坚定了。 力大砖飞! 只要生产力拉的足够猛,提升的足够多,到时就算其他人再不情愿,也只能跟着动,何况上面还有一个朱元璋,在帮着不断清理‘士大夫’窠臼,等把这些士大夫杀得胆寒,杀得不敢冒头时,很多事就会变得顺畅了。 只是还需要一段时间。 方墨犹豫了一下,问道:“长官,顺天府的铁矿,据说是一座新矿,开采并不会那么容易,会不会影响到各地的盐企兴建?而且现在外界一直有一个传言,便是.” “各地盐运使对长官的做法颇有微词。” “过去,负责管理各盐场的食盐产、销事务的是盐课提举司等衙门,如今这些衙门的职能,基本都落到了长官手中,他们唯一能做的,便只有收税,而这些税也就只是给他们过目一下,然后再集中交到国库。” “现在朝中对长官的做法有不小的质疑。” “认为长官你篡权了。” “还有不少人说长官你在趁火打劫。” 夏之白颔首。 大明其实非常重视盐业的管理,在两淮、两浙、长芦、山东、河东、福建六个主要盐区都设立了都转运盐使司,而在其他产盐地区,则设有七个盐课提举司等衙门,负责管理各盐场。 只是山河悬远。 朱元璋又施行的小政府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