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百姓圣人? 天下真有这种人存在? 朱棣也是被袁珙说的有点心里发毛。 他狐疑的望着夏之白,没看出有什么奇异之处。 就一文弱士人。 若真是短兵相接,朱棣自信,自己一刀能砍死两,这样的人会是圣人? 随即。 朱棣面色一缓。 不管真与假,现在的夏之白是大明的臣子,那这圣人也是他大明的圣人,这按理当是一件好事,说明大明承天道,为上天所喜,不然又岂会降下圣人治世? 而且袁珙曾说过,若日后自己能髯过脐,则必登大宝,为二十年太平天子。 那岂不意味着夏之白也会为自己的臣子? 甚至 自己那太平天子,还是他助成的? 想到这。 朱棣心中一定,看向夏之白的目光,还带了几分好感。 既然没有谋反之心,那便意味着是大明的臣子,自己又岂能那么小肚鸡肠? 朱棣等人的心绪变化,夏之白自不清楚。 他的目光都在下方士卒身上,等下面的士卒声音渐渐小下去,夏之白才接着道:“战争是残忍的,战争也意味着死人,北方本就人口凋敝,又岂能经得起大规模的减员?又哪里经得起非战争状态的减员?” “火器这些东西对战争具有划时代意义。” “当年天下未一统,使用这些笨重、使用不易的火器,的确正常不过。” “如今大明一统天下多年,军中依旧使用这种在我看来,只算得上是‘半成品’的火器,就已是火器局等官员失职了。” “而军中上下,对于这种现象,熟视无睹,更是让人心悸。” “事关人命,岂能这么漠视?” “而且统一战争跟北伐之战,两者是有明显差距的。” “统一战争主要是攻城攻坚,而北伐之战,则更多在于长距离奔袭,在于阵前正面交锋,亦或者奇袭,因而在战术战略,还有兵器甲胄等各方面,都应该做出调整,而不是固守着之前那一套。” “就目前我看到的。” “大明的军队其实有很多的问题。” “这些问题,我日后都会禀告上去,让陛下裁决。” “我相信,用不了多久,大明的火器,就会得到一定的提升,你们使用的兵械,也会得到极大的改善,大明每个士卒,每个百姓都是宝贵的,你们的生命无比珍贵,容不得任何忽略轻贱。” “今后的战争方向已经变了。” “从过去为达目的,不择手段,不计伤亡,慢慢转向,以最小的代价,最少的伤亡,取得最大的战功。” “这是大明的将领,需要在今后的日子里,不断研究改进的,而不是像现在的一些人一样,自以为自己成了将军,就可以高高在上,就能耀武扬威,不可一世了。” “军户。” “天下对你们的要求,是随时有抱着为国牺牲的念头。” “然军户制同样对朝廷有要求,便是要朝廷以爱护百姓的姿态,尽一切努力提高你们的生存几率。” “这是双向的。” “唯有两者同时达到,大明才能实现武德充沛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