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今后的战争,将是火器的主场,不重视火器,不以火器为主要发展目标,注定要吃大亏,等到朝廷被打疼了、打怕了,开始研究起火器来了,也注定为时已晚,也注定会付出血的代价。” 夏之白一脸肃然。 他学过洋枪大炮轰开国门的历史。 知道落后对这个古老国度造成的创伤会有多大。 大明重视火器,也不重视火器。 重视是因为朱元璋在火器上尝到过甜头,跟陈友谅的鄱阳湖水战,便是火器建功,摧毁陈友谅战舰数十艘,杀伤敌无数,还有就是后续的攻城北伐,火器都起到过作用。 但因为大明畸形的财政制度,导致大明的火器改进十分缓慢,只要不是被逼的没办法,不然都不会想着去改变。 这样进一步导致作战战术的落后。 一步慢步步慢。 最终彻底跟世界拉开了差距。 “未来的战事将以火器为主?”朱棣轻声喃喃。 眼中还是有些不敢置信。 他看重火器。 也只是看中火器的惊扰作用,火器造成的巨大轰鸣声,会惊扰对方的马匹,也就给了大明骑兵冲阵的机会,在这种敌方自乱的状况下,一轮冲杀,基本能取得很大的战果。 他对这套战术十分受用。 但在夏之白的口中,以后的战事,将会变得越来越离奇,甚至是就没有短兵相接,直接隔着数十步,就开始用火器射击,或者是提前用火炮洗地,等轰的差不多了,再派人去清扫战场,在这种情况下,很多的战术都要发生改变。 这种变化是一连串的。 丘福蹙眉道:“你这就多虑了吧。” “你知道火器的造价多高吗?火药的成本多贵吗?” “如果真按你说的这么做,这一场仗打下来,不得花个几十万上百万银子?” “这是打仗啊,这是砸钱?!” “北元是有火器,但也没我们的好啊。” “就北元那鸟不拉屎的地方,能挤得出这么多钱?给他们十年,都凑不到这么多火器跟火药。” 丘福一脸不屑。 他觉得夏之白太危言耸听了。 打仗哪有这么打的。 他打仗也打了几十年了,就没有见过这种情况。 夏之白看了丘福几眼,失望的摇摇头,道:“你没见过,并不意味着没有,现在没有,也不意味着以后没有。” “如今火器火药的确造价高昂,但这归根结底,并不是火器的问题,而是朝廷的问题。” “当今天下军匠数量严重不足,技术不精,原料品质参差不齐,报废率高,这才导致成本居高不下。” “而朝廷对火器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,进一步造成了恶性循环,军匠手中资金不足,研制出的火器质量一直下降,产能不断递减,规模也一而再的缩水。” “在这种条件下,又如何能生产出,高质量又低廉的火器?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