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在花纶三人闲聊之时,一封奏疏从数百里外,送到了应天府。 与此同时。 一辆马车踏上了归程。 奉天殿。 已到了日暮时分。 朱元璋还没有就寝,随着六部尚书中四部的空缺,相关政事都落到了他一人身上,即便有朱标帮助,朱元璋依旧每天需处理奏疏到深夜。 朱元璋打了个哈欠,喝了一口浓茶,提振了一下精神,继续批阅起了奏疏。 这时。 殿外响起了细索的脚步声。 虽没有见到来人是谁,但通过这沉稳的脚步,朱元璋知道是朱标来了。 朱元璋没有抬头,淡淡道:“咱今日还有一些奏疏要处理,等咱将这些奏疏处理完,咱再去休息,你别一个劲的来催咱。” “咱心中有数。” “不会把自己累着的。” “国家大事,片刻都耽搁不得。” “咱要是偷懒一日,明日就必须要多处理不少,这一日复一日,这些政事就都处理不完了,那咱这天下岂不就乱了吗?朝堂地方的官吏都等着咱做安排呢。” 朱标进殿。 他恭敬的朝朱元璋作揖道:“父皇,儿臣今夜前来,除了是想劝父皇早日歇息,还有另外的事禀告。” “讲!”朱元璋震了震袖,目光依旧在奏疏上。 “夏之白送来了一份奏疏。” 一语落下。 举殿瞬间安静下来。 朱元璋落墨的笔,微微停了一下,随后才继续落笔,他冷笑道:“夏之白?他的奏疏说了些什么?难不成是想让咱,将盐运司的官员抓了杀了?” 朱标苦笑着摇头。 朱标道:“父皇这奏疏” “儿臣不敢看。” 朱元璋抬起头,眼中露出一抹狐疑。 他的目光在朱标身上来过扫过,沉声道:“你是太子,有什么不能看的?他私下做的那些事,当真以为咱不知道?” “咱心里跟明镜一样。” “不外乎为了完成他那门子,统一北方盐市的事,对老二老三他们,做出了一堆的承诺,这些事咱早就知道了,既然老二老三他们都同意了,咱还能有什么意见?” “你不仅得看,还得好好看,看仔细了。” “伱的这些弟弟,虽然明面上一个个都服服帖帖,但心里鬼点子多着呢,坏心思那是一个接一个,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,你日后想把你这些弟弟收拾服帖,就得对他们做的事,了解的一清二楚。” “只有这样,他们才会怕你。” “也才会敬你!” 朱元璋语重心长的教导了一番。 朱标苦涩一笑。 他知道父皇是会错意了。 以为夏之白的奏疏,写的是这大半年跟北疆藩王接触的事,以及他私下对自己那些弟弟做出的承诺,尤其还答应了一些过分越界的要求,担心自己会因这些东西生出不安跟担心。 父皇是在宽自己的心。 但父皇错了。 朱标垂首,望着手中的奏疏,只感觉有些抓不住,沉声道:“父皇,你还是亲自看看吧,夏之白所写,不是他在北疆的经历,而是他通过游历北疆,对当今天下阶层做出的总结认识。” “这份奏疏的名字——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