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同时。” “我也会让荆满跟着你们。” “在南方招工。” “招盐工、煤矿工人、铁匠,流落地方的工师,还有纺织女工,北方人少,靠北方独自发展这些,根本不现实,而且北方的官府也不会同意,所以只能从南方招,到时我会把怎么招人告诉你们。” “只要给出的条件足够丰厚,就会有人动心北上。” 这也是他跟北方布政司谈的条件。 不能征太多本地人。 北方太缺人了。 种地都不够,再把人力浪费在这些上面,就真要全指望南方运粮了,而这是他们不愿意的,他们想要的是夏之白帮助北方重建经济,恢复生产,不是夏之白趴在地方吸血。 听着夏之白野心勃勃的话,荆满跟周宁一脸茫然。 因为按夏之白这么说,蒸汽机就只是个幌子,为的就是让南方士绅商贾动心,将原本由官府控制的蒸汽机,一下子变得人尽皆知,彻底流行于民间,靠着这种野蛮方式,来扩大南方对铁煤的需求,为遵化铁冶和京都煤业打开销量。 只是 纺织机又是什么? 在李笙的事之后,周宁知道犯了错。 不敢再有任何矜持,主动接过了制造纺织机。 在一个多月时间里,他成功打造出了一台效率不错的纺织机,对棉纺效率有一成的提升,但这种提升,在夏之白设立的体系下,根本就撑不住,纺织厂开的越多规模越大越亏钱。 而且纺织机还能怎么改进? 他想不到。 他当时绞尽脑汁,各种方法都用了。 这才勉强将木制纺织机的效率提高了一成。 再则。 就算真有提高两三成的纺织机,这么一宣传,只怕就被南方的商贾学会了,他们学会之后,难道不会仿造?南方的经济可比北方发达,到时北方纺出的棉布,又如何销往南方? 众人一脸疑惑。 “长官,纺织机还是木质的?”荆满问道。 夏之白点头。 荆满苦笑道:“若是木质的,那就很容易为人仿造,这样下来,岂不就是白白将这纺织机送给了南方?这又怎么能做到让南方去买北方的棉布?” 夏之白笑了笑。 他自然知道这个情况。 他笑着道:“但你忽略了一件事。” “就是南方人多地少。” “如今的南方土地,基本都是有主的,也都种着各种粮食。” “棉布这种布匹,在民间并不怎么受欢迎,就算有新式纺织机问世,又有多少人敢冒风险,将自家种的粮食换种为棉花树?” “种少了,没太多价值,种多了,又卖不起价。” “棉纺纺织机并没有经过市场验证,将大量的钱粮投入其中,是要冒很大风险的,南方的这些士绅,不会有那么多人去冒这些风险的,当然一定会有,但相较于北方的人少地广,南方的这些产出,根本就不够。” “最终一定会被北方彻底挤压。” “何况就算南方销量一般,这些棉布还可以往北远销。” “换取肉食、兽皮等。” “衣食永远不缺买主,缺的只会是产量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