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我夏之白敢问诸位。” “今夕是何朝?” 四周寂静无声,所有人面面相觑,不知夏之白又在打什么心思。 见状。 方孝孺主动道:“自是大明。” “明?谁说的?又有谁认?”夏之白继续道。 方孝孺眉头一皱,冷声道:“自然是当今陛下亲口定下的,陛下在早年便说过,自宋运告终。帝命真人于沙漠,入中国为天下主,其君父子及孙百有余年,今运亦终。” “当今陛下于洪武元年,正月四日于钟山之阳,设坛备仪昭告上帝皇祗,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。” “我大明自此定下。” “普天之下,谁人能不认?” “别说是南方,就是幽云十六州、辽东、东北、西北乃至西域和蒙古,谁又不认我大明存在?夏之白你发此疑问,究竟意欲何为?又究竟有什么居心?” 方孝孺横眉冷对,眼神无比锐利。 夏之白冷笑道:“敢问这是学士的观点?还是地方百姓的观点?” 方孝孺道:“这有何区别?” “有。”夏之白看向方孝孺,冷声道:“而且区别很大。” “因为这是书生之见,根本不是天下共识。” “陶渊明这篇文章中,便已点明了一个问题,就是数百年过去,天下一些人,根本不知已改朝换代,这种情况在陶渊明时代有,在大明同样存在,而且这样的‘桃花源’天下比比皆是!” 方孝孺色变。 他猛地看向夏之白,急声道:“这绝不可能。” “我大明朝的诏令,早已颁布到天下四方,就算是偏远的西域、吕宋,都有朝廷旨意送达,天下怎么可能还有不知我大明朝存在的?你休在这危言耸听。” 夏之白道:“真就是真,假就是假。” “书生之见就是书生之见。” “敢问学士,你就此事见过多少人,跟多少人有过交谈?就敢妄自夸下这般海口?” “你莫不以为朝廷的政令一发,大明朝的声威,就能随之传遍天下,为五湖四海的百姓听闻,并为之深感恩福?朝廷的政令只有识字的人才看得懂,不识字的人根本不清楚,大明存不存在,某种程度上,根本不决定在朝廷手中,而是决定在大明这些读书人身上。” “读书人说大明不存在。” “大明就不存在。” “因为嘴在士人脸上,不在百姓的脸上。” “元跟明两个字,差别大吗?” “大!” “但又不大。” “在读书人眼中,这两字有天壤之别。” “但在不识字的百姓眼中,这两个字是一样的,都认不到,看多了,也就一样了。” “你们方才很多人质疑,我为何要将元代列入正统。” “或许在你们看来,当年陛下认元朝为正统,是为了笼络人心,方便天下的治理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