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对将道法纳入教材深表认同。 另一边。 见其他学士怯怯不敢言,夏之白暗暗摇了摇头。 这些学士的思想教条太严重了。 即便有自己的想法,也不敢当众表露出来。 夏之白道:“至于最后一门,我列为的是杂学,里面包罗万象,某种意义上,算得上是用来增长见识的,也有一些对当下发展的思考跟探索,杂学的内容很多很杂,而唯有多思考,才能有新的想法,也才能在现有的基础上,做出一定的突破。” “宋代以来。” “儒家学说陷入到了瓶颈。” “在宋末便有儒生,发现了一个问题。” “就是旧有的生产体系,已开始出现生产力跟生产关系的不匹配。” “儒家的大儒花了不少时间研究,但始终难以解决这个问题,而且他们也始终在思考方法,而没有将问题归于到方向,而杂学就是要解放思想,以当代的切实情况,对当下的一些事物做一定的解释跟认知。” “比如.力,热,光,声,还有闪电。” “同时像是医学上,为何几味药搭配在一起,就能治病。” “这是什么原因?” “还有沙子,若是不断细分细分,再细分之下,究竟能看到什么?以及为什么铁会生锈,铜会生锈,而有时又不会,这又是为什么?” “杂学目的就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。” “要有发现世界,探索世界的勇气跟胆量,还有眼界。” “在治国理念上,朝廷依旧会秉持‘外儒内法’,但在其他方面,却是该进行一定的松绑,要切实的解决回答一些问题,这对于大明看清未来的发展道理很有必要。” “我跟不少工师有过接触。” “他们很多人只知道怎么做,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?” “这不应当。” “唯有弄清其内核其本质,大明才能真正的做出改进,也才能在既有的情况下,做出大幅的提升,大明的学士,就该有探知精神,不仅要有动手的能力,还要想明白为什么要这样。” “我有理由相信,若是大明把这一切理顺了,大明的发展将会一日千里。” “因为蒸汽机就是实例。” “如今通过蒸汽机制盐,已经走上了正轨,用不了多久,就能在天下铺展开。” “大明如今是缺人的,而蒸汽机的出现,却能大幅减少对人力的需求,若是大明在其他方面也有突破,或许依靠现有的情况,大明就能做到让天下人人有饭吃,人人有衣穿。” “只不过这条路并不好走。” “需要群策群力。” “将一些经验,变成一条条纹理,让后人推陈出新。” “因而杂学只是一个探索跟思考。” “一种启迪。” “也当做繁重学业之下的一点消遣。” “不过大明怎么说也有几千万人,一人积攒一点突破,或许用不了多久,大明对天下的认知就会有极大的突破,到时.上九天揽月,下五洋捉鳖,也未尝不可。” 夏之白抒怀的笑了笑,眼中流露出一抹憧憬。 其他人面面相觑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