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夏之白说了一堆大而无当的话,儿臣也听不明白,但只感到是不学无术,大明的读书人,若真把心思放在了这些上面,岂不是彻底败坏了文纪,到时大明培养的读书人,当真能满足大明的需求。” “儿臣有些担忧。” 朱标将心中不安一一吐露出来。 对朝廷统一教书教材,朱标是坚定的支持。 但对于夏之白要编的教材,他实在不敢苟同,因为很多东西,就不该是寻常的读书人能知晓的,现在直接广而告之,大肆的宣传出去,真的对大明有好处吗? 他心中是存疑的。 朱元璋目光阴晴不定,手抓着玉如意,也是陷入了沉默。 良久。 朱元璋手劲小了不少。 他将玉如意放在桌上,淡漠道:“咱倒是能猜到夏之白的一些心思,他对当今天下的现状很有意见,也想去做很多的改变,他也始终认为现在的教育环境阻挠了天下变好。” “正所谓矫枉必须过正!” “他就是这么做的。” “按照过往的教学方式,依旧还是儒子儒犬那套,也基本是换汤不换药,而想要立竿见影,就必须得下狠手,彻底推倒过往的教育体系,只有这样,培养起来的读书人,才不会沾染那么多犬儒气息。” “算术、历史、法制,还有那什么杂学,都只是推墙用的。” “为的是将一些士人引以为傲的东西打破。” “咱倒是没啥意见。” “算术,还有什么杂学,咱不懂。” “但对于这个历史,咱倒是琢磨出了一点东西。” “夏之白要的不是让人了解历史,而是为了让咱大明能安稳天下。” “咱过去认大元为正统,一来是有利于弥补南北汉人之间的裂痕,二来也是为了拉拢北方各部,当时北方对元廷念念不忘,咱这么宣布,也能起到很大的安抚作用。” “只是这种做法有利有弊。” “而夏之白则更进一步,他不仅认元为正统,还突出树立华夏观念。” “北方的汉人,要是知道过往的历史,对于华夏定是抱有极大好感的,而大明是华夏文明的延续,大元只是鸠占鹊巢,咱大明才是天命所归,北方的汉人只要认可了华夏文化,那对一定会咱大明有好感,长此以往,也会淡化对元廷的怀念。” “南北观念一致。” “自然融合起来就没那么多问题。” “而且将少数部族列入到诸夏,总体上还算是一脉相承,相处起来不会有那么多状况。” “不过这都是后话。” “夏之白真正的目的是建立汉人的雄心。” “他想改变天下人的观念,让天下汉人重拾汉唐的雄风。” “他想把大明塑造成华夏的继承者,以及蒙元的征服者,为日后大明收复汉唐故地,在百姓心中打下这个舆论基础,甚至不止是汉唐,还想让咱大明日后恢复蒙元的疆域。” “这狗东西还算计起咱来了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