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朱元璋面容如常,喜怒不形于色。 让人看不出神色变化。 他高坐其上,淡然的听着梅思祖的话,良久才点了点头,似对梅思祖的话有些意动。 见状。 梅思祖连忙道:“至于夏之白说的那些,很多都是无的放矢,迁移人口,当真有那么好迁移,问过地方灶户没有?若是他们不愿,到时岂不是更激起民怨?” “古人云,治大国如烹小鲜,不可轻易大动。” “夏之白焉能这点道理都不懂?” 梅思祖冷眼望着夏之白,带着浓浓的不屑跟讥讽。 夏之白目光扫了梅思祖几眼,冷笑道:“那敢问梅大人,朝廷当如何安定南方?” 梅思祖笑着抚须,嘴角闪过一抹得意,笑呵呵道:“既然你没有办法,那我就来说说我的想法,首先,盐政不易大动,地方本就不稳,又在盐政上乱下功夫,只会适得其反。” “因而朝廷当适时接济,以安定人心,稳定地方局势。” “此外。” “朝廷当下令地方,积极吸纳无业灶户,给他们腾出一定的田地,或者给与一定的谋生之处,让他们能有糊口机会,双管齐下,这次南方引起的动乱,才能悉数平息。” “南方也才能因此稳定。” “治理地方,不能操之过急,更不能操之过切。” “过刚易折,过柔则靡。” “需要恰到好处,将地方激动情绪平复,又给予地方百姓一定安抚,同时为他们谋求一定的生路,如此情况下,百姓才会生出希望,才会对朝廷生出感激。” “我大明朝才能长久。” 梅思祖朝着朱元璋恭敬一礼,满脸的笑容。 他自认自己给出的解决之策,是当下最好的办法,不仅能妥善解决地方之乱,还能安定地方百姓,而且朝廷付出的代价极小。 他相信陛下会做出明智的选择。 李善长笑着抚须。 原本脸上的担忧,此时也彻底消失,变成了镇定自若。 梅思祖是有急智的人,虽田靖、夏之白发难突然,但在短时的手忙脚乱下,他们很快就稳定了阵脚,也飞快的想到了应付之策,而且这些处置之策,明显更符合‘上意’,也更切实可行。 李善长挑眉看了眼田靖,最终把目光移向了夏之白。 他很清楚。 田靖没有这个胆子。 真正指使这一切的,只可能是这夏之白。 他倒想看看。 这个夏之白还能弄出什么幺蛾子。 夏之白轻笑着摇摇头,讥讽道:“敢为梅大人,当真用过脑?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