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瓜洲渡跟大散关历史上什么时候成边塞了? 这不是倒果为因吗? 他可不希望自己南下一趟,回来看到这些人编的书里,全都是这些东西,那实在是太折磨人了,宋代就是分裂时期,这是板上钉钉的,这一点,他必须要给这些士大夫说明白。 听到夏之白的话,底下的学士有些骚动。 只是并不敢有什么反驳。 因为夏之白说的是事实,就算他们再怎么不以为然,也没办法否认,轩辕氏跟神农氏是华夏共主,而且也没法否定历史上存在的秦汉、隋唐坐落于关中。 但凡一比较,都能看出宋代的问题。 只是他们的确推崇宋代,尤其是宋代盛行的,与士大夫共天下。 这才是天下文人的共同愿景。 这将宋代列入分裂时期,岂不是‘与大夫共天下’成了一个笑话,因为连大一统王朝都不是,本身就已是一个巨大的失败,又何以让人相信这是对的? 夏之白冷声道:“你们有自己的偏好很正常。” “但不要越界!” “你们编写的教材是给天下人看的。” “不是让你们在这自吹自擂,在这里夹杂着各自喜好的。” “若是你们还这么自以为是,还这么不以为然,我会向朝廷请求,更换编书人选,从天下各地征召合格的士人前来,我相信编纂如此重要的书籍,甚至足以青史留名的书籍,愿意前来的士人,应当不会少。” 闻言。 黄章等人脸色微变。 黄章不服道:“夏大学士,你这话严重了。” “教书,本就是因材施教,你这执意统一,本就是倒行逆施,而今还妄图限制我等想法,这岂非是过去独裁了?那你还要我们编书干什么?你自己来编不正好?” “宋代固有千般不好。” “但的确是天下治理之盛世。” “而且宋代离大明的时间很近,留下的相关史料跟书籍也更多,对宋代进行一定的偏重,这有何不可?” “那将西夏、辽也一并多点。”夏之白淡淡道。 夏之白讥讽的看着黄章,淡漠道:“西夏、辽距离大明时间也不远,而且还有元代编写的史料,资料同样很充足,何况辽国更有耶律大石西征的事可大书特书,宋代重文,其他重武也未尝不可。” “不能因噎废食,更不能头重脚轻。” “而且” “我才是编书的总策划。” “一切以我提供的编书大纲为主。” 夏之白根本不想跟黄章在这些事情上多费口舌。 完全是浪费时间。 他继续道:“如今教材编写已步入正轨,但还有很多方面能够改进,因而我会向朝廷提议,将编书的时间进一步拉长,大明编出的教材是为了拨乱反正,是为了让天下人重新认识到汉人的辉煌。” “汉人的文治武功,就是震古烁今。” “这是为了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以此为荣。” “而非是生出嫌隙跟不满。” “何况就连宋代的人,自己都承认,他们跟辽算是南北朝。” “你们哪来的自信去独尊宋代?” “另外。” “这次南下,我同样会去寻找一些富有名望的士人,到时会一并引荐到翰林院,或许到时他们也会跟你们一同编书,除了南方的士人,我也会去寻找北方的士人,这些教材是为了大明。” “非是为了迎合一地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