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众人交头接耳低语着,眼中都带着几分不情愿。 离开故土,很多人都接受不了。 但开垦荒地,倒也是个办法,只是他们很多‘名声在外’,也担心会不会被官府的人找茬,现在官府能不理会,是因为朝廷的人在,要是朝廷的人走了,那些小吏当真不会来找他们麻烦? 他们不信。 自古都是小鬼难缠。 但一旦选择北上,那就半点不由人了。 生死都落到了官府手里。 半道被杀了,也没人知道,而且背井离乡,能不能扎根都是个问题,北方据说不时还有蒙古人南下,他们也实在不愿去面对凶残无比的蒙古人。 这场讨论许久都没结束。 夏之白并不催。 就在这边安静的等着他们讨论结束。 这本身就是个两难选择。 如今的汉人跟后世的不一样,对背井离乡是抱着很大抵触的,若非紧要时候,都是决然不想离家的,而且在这边生活了这么久,去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,完全摸瞎了。 那种不安跟恐惧是难言的。 方二牛挣扎了片刻后,低声道:“我就不走了,留在余杭,我这么大年纪了,折腾来折腾去,只怕半天命都折了,也不好折腾了,到时去稍远点的地方开几亩田地,应该也能养活一家。” 邓木子深深的看了方二牛几眼,也是点了点头。 他其实也有这个打算。 只是李大力的话提醒了他,他们跟方二牛不一样,他们一段时间是官府的眼中钉肉中刺,继续留在本地,难保不会遭到官府的针对,到时真就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了。 为了家人的安全,也为了彻底摆脱,官府的影响,他们只能北上。 邓木子道:“那方叔,你留下,我们北上。” “我没办法。” “作为闹事的领头,我留下恐会出事。” 方二牛点头,道:“理解,你走也好,你要是不走,只怕官府也怕,谁知道你什么时候想不通,又起来闹事,你这走了,官府跟你自己都能安心。” “只是你妻儿老小怎么办?” “这一路颠簸,可不那么容易受得住。” 邓木子苦笑道:“我这当家的都走了,他们又岂能不跟着走?” “只是以前是一家人制盐,以后就只能靠我一人谋生了,也不知道到那边官府会怎么安排。” “大不了,去种田!” “怎么也是七尺汉子,只要肯下力,总不能还被饿死。” “唉。”方二牛叹气一声道:“也只能这样了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