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盐厂跟纺织厂冬天倒是会上班,但也没有太多事。” 夏之白道:“盐厂没事,并不意味没事做,我可还是个大学士,还负责教材编写,如今快两个月了,也不知翰林院这些学士会给我弄出多少‘惊喜’。” 他已做好了不祥的准备。 让翰林院那群老学究,本着实事求是的观点编书太难了。 这些人的引经据典,稍不留神,就给你弄个‘大新闻’,若非他早早定下了编书方向,指不定被这些人偏成什么样,就算如此,当初他提出‘宋辽金’为三国时期,就被刘三吾、董贯等人一顿数落。 可惜刘三吾等人再怎么为宋代说话,依旧掩盖不了‘宋’只是个偏安政权。 而他不可能认宋为华夏当时的唯一政权。 因为华夏不能只有半壁江山。 虽然他知道刘三吾等人,更多的还是掺杂了政治目的,想为南方多说话,巩固和提高南方的政治地位,但北方同样是很重要的,何况辽历史上也以华夏正统自居,甚至宋辽都互认对方。 什么时候轮到刘三吾等后世学者评头论足。 更令夏之白有点想不到的是,刘三吾等人对‘衣冠南渡’,还有三国时的‘吴’,都有着另外的美化,这更是让夏之白当时气的当场甩了脸色。 光有屁股,没有立场,这如何能行? 他对让这群老翰林编书,心中始终是不放心的。 他必须得亲自回去看着。 另外。 他也有一样东西要送给朱元璋。 一件朱元璋很在意,甚至是无比在乎的东西。 他相信。 朱元璋会为之改观。 听到编书,吕沧眼睛一亮,激动道:“夏大哥,那教材书什么时候能编好,编好后真是人人都能读?人人都能上学?” 夏之白轻笑一声,弹了吕沧一个脑瓜崩,道:“这怎么可能?” “虽然我也想这样,但目前是做不到的。” “太脱离实际了。” “寻常百姓,家里哪怕是六七岁的孩童,都是一个劳力,哪有那么多时间跟钱粮,供他们读书?养活一家老小都不容易,当下这些书只是起政治目的,统一思想。” “重塑天下汉人的认识。” “想真正普及推广开来,至少要等生产力再发展一截。” “让百姓能吃的起饭,穿的起衣,唯有这种时候,老百姓才会考虑,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,其余时候都不用想了。”夏之白沉默了一会道:“不过天下的进展速度很快,或许也不会用太久。” 吕沧若有所思的点点头。 他随即道:“我在余杭认识个兄弟,他叫张智成,他好像对蒸汽机挺感兴趣,一直缠着我让我讲相关的事,要不让周知事到时把张智成也一并带回来。” 夏之白犹豫了一下,摇头拒绝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