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所以朝廷也做了另外的补充,便是增加柴薪银与马丁银,有时甚至还有‘廪给银。’” “所谓的柴薪银与马丁银还有廪给银。” “其本质就是允许官员索取皂隶银,即向下面的皂隶允许纳银免役。” “即便如此,大明的官俸依旧很少。” “但大明的官员却不见少。” “因为常俸只是官员基本收入的一小部分。” “其更多的基本收入,是来源于家庭的经营性收入。” “其中田地、房产出租当属大宗,一些官员家庭甚至还开设开设纺织机房等等。” “每一样都获利丰厚。” “而想要从田地、房产上获利。” “自然要取田地于民。” “就余杭的‘缙绅富室’,他们占有的田产,最多可高达‘数千亩’,因而仅靠经营田亩收租,一年便可得租440余石,还有‘银租’,每年也大约能收入一百两。” “至于银租从何而来,陛下应当很清楚。” “便是大明只发‘大明宝钞’,而不收‘大明宝钞’,百姓得了无用,只能取择换铜银,继而为地方缙绅富室拿捏盘剥。” “这是余杭的缙绅富室。” “像是刘三吾这样的翰林院学士,自命清高,同样不能免闲。” “其家中多蓄织妇,岁计所积,与市为贾。” “除了这些官员,便是士人群体。” “尤其是日益壮大的具有生员科名的士人,随着天下承平,已开始不断谋求其他获利渠道,当下自然还是以处馆获得脩金为主,但随着科举复兴,文人的地位抬高,士人已寻到了另外两条‘罔利’渠道。” “一是包揽钱粮、硬帮中保,藉此获得‘二三钱轿马’。” “其中的包揽钱粮,是指生员通过朝廷规定的优免权,获得寻常百姓的投献;而中保一类,则是凭借生员个人身份的信誉从中获取好处。” “其二包揽词讼,嘱托公事,从中获利,亦即到府、县衙门里去说人情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