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他心有不安。 李善长的担忧没人在意。 朱元璋不在意,朱标同样不在意。 甚至于李善长有担心是正常的,因为李善长不知发生了什么,只以为自己背地做的事被发现了,心中惴惴不安,而这未尝不是朱元璋有意为之。 朱标此刻同样心情复杂。 因为父皇退让了。 父皇给李善长写的诏书,就一个目的,让李善长协助自己,完成军中的军改,李善长作为一个老臣,在朝中军中地位都不低,而军改注定会得罪很多人,李善长就是去得罪人的。 唯有这样。 才能打消父皇对李善长的忌惮。 这也是朱元璋给李善长留下的一条生路。 若是李善长不愿,或者是阳奉阴违,那便说明李善长心有不轨,到那时,谁也救不了。 如今就要看李善长自己的抉择了。 只是对于军队改制,朱标其实毫无头绪。 虽然夏之白说了很多,但真正执行起来,仅仅是动了一下念头,朱标就感到一阵发麻,因为牵涉到的武官、制度太多了,既要革新军制,还要严明纪律,更要提拔任用合适的武官。 这一连串的事,如今都堆在了一起。 都需要他去理清处理。 而这也是朱元璋给朱标的考验。 若是朱标能顺利完成,那这一切还能继续,若是不能,他会早早叫停,然后彻底废止‘改革’的念头。 他在能看着。 但不可能不管不顾的去改。 朱元璋不可能拿大明去冒险去冲动。 朱标也深知这点。 因而刚离开武英殿,就一头扎入了翰林院,开始阅读大量书籍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