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父母总是期待子女成为天下最聪明的人,可真的做起事来,也总要认为他们都比你聪明,他们一边让你不要重蹈他们的覆辙,一边又严格要求按照他们的要求做事。 朱元璋同样是这样。 甚至更狠。 因为帝王天生多疑敏感。 他们的控制欲比寻常人家只会更强烈。 尤其现在没有了马皇后,一些在朱元璋面前能说上话的老臣,也陆续凋零,朱元璋正一步步化身为冰冷的权力怪物,而朱标就成了最大的牺牲品。 他反抗不了,挣扎不了,也逃不了。 只能忍受! 夏之白悠悠道:“最是无情帝王家。” “陛下是天生的帝王,但因为出身低微,控制欲也比常人更强,如今大明,丞相已实质废除了,只是还那张纸还没公布出来,而储君,因为陛下的一些独特权力设计,替代了丞相的职能,储君也变相失去了储君的职能。” “陛下信殿下” “只是因为殿下威胁不到陛下。” “因为殿下能调动的所有人,都是陛下的人,他们信任陛下远胜于殿下,当然在帝制下,这再合理不过,但也正因为此,实质上殿下也是被架空的,大明储君这个位置,其实换了谁都一样。” “没有任何区别。” “同样的班底,在不同人手中,能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。” “大明现有的朝堂班底在陛下手中,能各司其职,但等到殿下即位时,只怕殿下不一定能做到如臂使指,因为陛下跟殿下就是不一样,威望、能力、手腕等等,殿下都达不到陛下的程度。” “在大明现有制度下,帝王真正能用的人很少,除了身边的宦官,便只有翰林院那些书生了,可叹如今书生们张口经典,闭口古训,整日忙碌于笔砚之间,实则也就数黑论黄,舞文弄墨罢了。” “靠这些人治国,只会越治越乱。” “圣人总叫人当君子,但君子治不好国的。” “治国之道,本身就不看好坏,无论好人坏人,都要作为有用之人来用,而科举存在的意义,便是选出能用之人,这里面同样是没有好坏之分的,教化懂事都是次要的。” “虽然一直有这么一句话。” “天下未定,则专取其才,不考其行;丧乱既平,则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