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武英殿。 刚小憩了一会,朱元璋舒展了一下身子。 年近六旬,他也感到了岁月不饶人,身子骨没有以前硬朗了,也越来越怕冷了。 他将一个毛毯盖在身上,斜着身子,睥睨的看着百官送上来的文书,已是深秋,不少地方都被大雪封路,能送到他面前的奏疏比寻常时候少了很多。 他最近也是懒得轻松了一些。 在批阅了一阵奏疏后,朱元璋似察觉到了一些异样,他狐疑的扫了下方空荡荡的位置,问道:“朴狗儿,太子去哪了,这都什么时辰了,太子怎么还没过来。” 候在殿外的朴狗儿连忙进殿,跪伏在地道:“回陛下,殿下去了太庙。” “太庙?” 朴狗儿点头道:“正是,今晨太子殿下召见了夏之白,不知商议了什么,等夏之白离开后,殿下就直接动身去了太庙,而后便一直待在里面。” “又是夏之白。”朱元璋眉头一皱,他又道:“太子可有说什么?” 朴狗儿摇头。 朱元璋眉头皱的更紧了。 他迟疑了一下,道:“罢了,可能是太子想他娘了,让他在那边多呆呆吧。” “你下去吧。” 等朴狗儿离殿,朱元璋浑浊的双眼,陡然闪过一抹冷色。 “夏之白,你又在搞什么名堂?” “前面鼓噪着要动一动军队,咱已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,现在将咱标儿都直接逼的去太庙了,要是咱标儿真出了什么问题,咱的刀可不是吃素的。” 朱元璋冷哼一声,心中莫名有些烦躁。 夏之白前面说的那些,他其实有些意动,只是如果家国已定,牵一发而动全身,稍微控制不好,就很可能变成动荡全国的大事,他只能慎之又慎,不过对于军事,他还是很认同夏之白的看法。 大明必须有个稳固的根基! 军队就是最好的办法。 相较于文人的虚伪、矫情、贪婪,他一直都更喜欢武人的直爽,因而夏之白提到加强对军队的控制,从而让军队成为护卫大明的最后一道防线时,他是很赞成跟认可的。 而且他自己也觉得,自己那些子孙后人,玩心眼是玩不过那些士人的,所以干脆也别玩什么心眼了,直接控制武力,凡是玩不过的,或者是被文人欺负到头上,直接就杀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