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朱标明显也很认可李景隆。 自从夏之白说他这太子是‘有名无实’后,他就有意想挑选一些自己心仪的对象,只是碍于朱元璋的存在,并不敢弄太多动作,只能从自己亲近的人中挑选,而常升、李景隆便是他目前挑选出来的。 这些人一来是旧人之后。 陛下不会阻拦自己跟这些人亲近,甚至是乐见自己用旧人之后,二来他们的确颇有才能,李景隆算是有才气,而常升则是有一身勇武,一文一武,这便是目前朱标为自己挑选的起始班底。 这次也是主动将李景隆带过来,跟夏之白见上一见,以便日后让李景隆代为传话。 随即。 朱标再度看向了夏之白。 显然,他需要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。 眼前这个小插曲,并不能影响到,朱标对回答的看重。 夏之白沉默些许,最终还是点了点头。 见夏之白点头,朱标先是一愣,随即猛地看向夏之白,激动道:“夏学士刚才是点头了?也就是说,在夏学士心中其实真有折中之法?”夏之白继续点头。 朱标面露狂喜,也是喜出望外。 他其实都已做好夏之白顾左右而言其他的打算,但没想到,夏之白竟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惊喜。 “还请夏学士明说。”朱标连忙道。 夏之白缓缓道:“殿下想要的回答,其实的确有折中之法,但又不一定算是折中,只能算是更合理的选择,在顾及当今陛下颜面的同时,对朝廷情况做一些调整。” “首要一点,是法!” “历朝历代,开国都要明确法令。” “法是一国治理之根基。” “然如今大明却是同时存在《大诰》跟《大明律》,甚至私法已高于明文律法,这种情况时间一久,就会变成地方官员上下其手的工具,因而首要一点,便是要明确《大诰》跟《大明律》的主次性。” 闻言。 朱标苦笑一声。 他又如何不知,但如今父皇尚在,自己这个当儿臣的,难道敢去反对?说大明当以《大明律》为重,不当施行《大诰》这般私刑,只怕这话一说出,父皇的鞋底板就飞过来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