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家法,国法” 朱标在嘴里念叨了几句,眼中还是有些迷茫。 他一时有点理解不了。 夏之白神色有些复杂,因为他也不知自己开的这个头,究竟是好是坏,因为这是更进一步的集权了。 夏之白轻声道:“殿下可能还没有理解,臣就给殿下说的细一点吧,古往今来,朝廷对臣子的约束都靠的律法,但社会上很多时候,律法都是被象征性执行的,越是地方,越喜欢用‘家法’。” “而忠在天下的分量尤其的重,也是古今帝王都看重的一点,也是不少臣子孜孜以求的,因而像诸葛亮等人才会得到这么多人的赞誉,那换个角度,当大明的官,必须宣誓,忠于华夏,忠于国家,忠于百姓,甚至是忠于帝王,这又岂不是在给这些‘别有用心’或者‘心怀不轨’的官员,加了一道枷锁。” “因为誓言是他们自己说的。” “但也是他们违背的。” “如此一来。” “这些人日后就算背叛,也定会被后世戳脊梁骨,也近乎永远都洗白不了。” “这是其一。” “其二,就如同家法一般,一般都比国法更为严厉,因而对于违法的官员,用‘家法纪律’来处理,自然可能处理的更为严厉,所以《大诰》一下就明确了使用范围。” “只对加入的官员有用,而不会导致滥用。” “其三,天下自来思想泛滥,若是在内部形成自己的主导思想,也能统一上下思想,就如同陛下推崇的‘程朱理学’,这一套便可套用到官员身上,而让百姓少受影响,百姓一辈子只为吃得饱,根本就没那么多心思,去捣鼓这些,既然想折腾,那就去折腾当官的。” “既然想当官,就要面对这些‘考验’。” “同时,既然朝中无派,千奇百怪,那先在最上层设置一个大派,将百官都囊括进去,这也能加强对官吏的筛选,对官吏的控制,在进行官吏任用时,便有了两套考察体系,一来是吏部的考察,二来是‘宗法’对他的考察。” “另外也借此明确一点。” “便是皇帝统驭一切,更要明确大明的军队,受谁人领导,明确军政大权的实质归属,而一切权力都要集中在朝廷,这样一来,就算有人抢夺了军权,也难以指挥军队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