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你其心可诛!” 黄子澄掷地有声,双目瞪的浑圆,如同怒目金刚,充满了威严跟正义。 赵勉、杨靖等人微微点头。 也对黄子澄的看法表示认同,朝廷开国时其实讨论过,最终否定了,因为百姓不认可,百姓不接受,朝廷难道真能强迫百姓去接受?而且大明现在是有纸币的,还算是较为收敛了。 但现状呢? 百姓对此是避之不及。 别说主动用了,就算是收,都怨念极重。 若非如此,朝廷早就强推了,哪里还需要夏之白来提? 夏之白面色如常,对于黄子澄的发难,并不怎么在意,黄子澄的看法,的确是天下绝大多数官员的看法,甚至也是绝大多数百姓的看法。 夏之白道:“这就是要改的地方。” “朝廷需要付出代价!” “而不是一本万利,甚至是无本万利。” “纸币问世之初,纸币是可以跟铜钱、银子进行等额兑换的,但后面却渐渐不行了,而纸币问世的基础,就是能够跟普通百姓认知中的钱财进行等价互换。” “这才是一切的前提。” “忽略这个前提,都是耍流氓!” “也都是强盗!” “为何后面纸币制度崩塌了?就是因为宋元两朝发行的纸币,兑换不出钱币跟银子了,化为了废纸,所以原本的‘钱币’,一下就沦为了废纸。” “但若是这些纸币能始终兑换铜钱跟银子,那纸币还会成为废纸吗?” “不会!” “而这就是纸币体系的根基。” “一张纸币要对应等价的铜钱跟银子。” “滥发或者是不做任何计算的发行,本质上就是拿一张废纸,去骗百姓的钱,这种事就是历史上宋元二朝一直发生的,大明应当吸取这个教训。” 这时。 朱同疑惑道:“你的话是对的。” “但有一点,却不对,既然一张纸币对应等价的钱币跟银子,那岂不意味着,朝廷发行多少纸币,就要准备这么多的铜钱跟银子?你前面也说了,朝廷是缺钱的,本就是缺钱,又如何能拿出这么多铜钱跟银子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