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二丫,妈知道你孝顺,也知道光军疼你,但这粮食你拿回去。 毕竟你们每个月只有这点定量,你的给了我们,你和光军只靠光军得定量怎么能够?” “妈,这粮食你就收着吧,光军得本事虽然不大,但还不会让我饿着。” 至于多的话刘玉梅并没有提及,她虽然愿意帮助家里一些,但也不会无休止的帮助。 这次之所以只拿28斤玉米面,就是让家里知道,她和李光军也不容易,不能够什么事都指望她和李光军。 当然,若家里真的事已经到了忍痛挨饿的境地,刘玉梅也不可能袖手旁观。 对于这样的刘玉梅,李光军内心是一百个满意。 因此这次前来西沿沟村也没有如同以往那样带着好酒好菜前来,这次只是去大队部办公室和众人打了招呼,并且挨个递上一根烟。 当然,李光军也没有忘记和众人谈及城里这段时间的情况,并且提醒刘振元等人,若是有可能的话,尽可能储备一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。 作为大队长的刘震元叹声道:“光军,现在农历已经进入到了五月下旬,眼见六月就要到来,但一直没有什么雨水降下。 这样持续下去,地里不管是玉米还是红薯只怕都难以成活。 刚刚收获不久的小麦,产量和前几年比起来则大幅度下降,我现在都发愁交完粮食之后村里口粮怎么办。” 李光军没想到村里困难也已经开始了,也难怪各个单位企业学校从这个月开始都降低了分配额度。 冬小麦只是一个开始,后续玉米水稻高粱乃至红薯等,主要粮食都将因为天灾而大幅度减产。 想着未来几年的难处,李光军沉声道:“震元叔,我始终觉得村里应当要做好长期准备,这次自然灾害只怕短时间结束不了。 十几年前北方那次大旱相信你们都经历过,这次可能将更严重,持续时间会更长。 因此我希望你们在为国家贡献的同时,也要为自己留下一点儿余粮,至少不要让村里的人饿的只能够吃观音土。” 刘震元是亲身经历过1942年那场大灾的,虽然四九城没有河南那么严重,但同样受灾不轻。 若是这次大旱真如李光军所言,他真不知道村里的人们怎样才能够度过这次灾难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