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六十二章 温馨的牢笼-《心理化学师》
第(2/3)页
于凡停住了脚步,想回头说些什么,可是咬了咬牙,把话吞进肚子里,继续一言不吭地上楼了。
妈妈在楼下批评爸爸:“你看你,不会好好给孩子讲话吗?你忘了当年凡凡是怎么走的?真是……”
于凡回到了二楼自己的卧室,卧室早就被妈妈收拾得干干净净,妈妈真是贤惠,不知道郭钠是不是也那么贤惠呢?于凡使劲晃了晃脑袋,我在瞎想什么呢,八字还没一撇呢。
不过于凡转念又一想: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,干嘛要一模一样呢?嘻嘻。于凡自己傻笑了一下。
于凡在房间把手机的电充上,收拾收拾随身带的行李,听到了爸妈上到三楼的脚步声后,才开始出来洗漱。不知为何,于凡在家里觉得很拘束,似乎先迈哪一只脚都要经过思考,稍有不慎就要遭到父亲的指责。这一种无形的压力让于凡喘不过气。
洗了一个热水澡,于凡舒舒服服躺在床上,他拿出手机翻了翻信息,简单规划了一下这几天的安排,既然都回来了,有些同学、发小还是要见见的。
不过回来要去见的第一个“人”,于凡早就已经想好了。
于凡把奶奶留给自己的那最后一封信拿出来又读了一遍,这是奶奶留给自己的遗书。四年前奶奶的癌症已经被确诊为晚期,但她依然每天读书学习,这是某一天奶奶突然写给于凡的一封信,里面用优美的句藻对于凡进行了嘱咐:“凡凡,行商做事切记,德、诚、礼、义。人浮于事,如大海行舟,‘德’是我们船,你的德有多大,船就有多大,能承载的人生便有多大,厚德载物;‘诚’是我们的桨,做人言而有信我们才有前进的资本;‘礼’为我们的食物和补寄,时时注意自身的修养,不可高高在上,大海之所以广大是因其地势最低,人要做到有礼,资源便会自动前来找你;‘义’为海上灯塔,多行不义必自毙,无义之船定将驶向鸿沟,无义之人必会自掘坟墓,所以行走于世必须讲‘义’。凡凡,给你留下钱财,你现在未必能驾驭;给你留下名声,你未必能受用。不如留下这四个字,希望今后你能常常翻阅、翻阅、翻阅、翻阅。世上最表面的道理往往是世上最深奥的,答案本身往往就在问题之中。祝你寻得瑰宝。”
奶奶是一个非常有文学底蕴的科学家,她生前常说:“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,不去用艺术的眼光来品味生活的美,也就无法在科学的海洋中获得新的发现。”
没错,于凡要去见的第一个人,正是他的奶奶。奶奶是四年前去世的,墓地就在dy市东山脚下的龙井公墓。前一阵的子午村之行,没有奶奶,于凡说不定已经凶多吉少了,虽然人不在世了,但是于凡内心依然能感受到奶奶的关怀。倘若这世上真有神明之说,那一定是奶奶显灵了。
四年过去了,于凡也有一些话想单独去找奶奶“聊聊”。
于凡收好了信件。做好了计划。明天一大早就去龙井公墓给奶奶扫墓,然后去奶奶的旧房子打扫一下卫生(奶奶去世后,爷爷去加拿大找于凡的姑姑了,一直没有回国,房子一定落了一层灰),后天大年三十,三十以后就约同学一起聚聚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