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8章发展中-《大唐古武系统》
第(2/3)页
调料徒弟之余,司徒长风多时候,就是与邓如安在一起,改良弓弩。
宋朝丧失了西北、北方产马地区,马源匮乏,为了对付周围游牧民族的入侵,不得不努力提高弓弩制作水平,以达到“以步制骑”的功效。在此时,弓弩是最主要的兵器,所谓“军器三十有六,而弓为称首;武艺一十有八,而弓为第一”。
而司徒长风不但帮着守过襄阳,抵抗过梁山,更是进过岳家军,对于这种大杀器,自然非常留心。
岳家军中神臂弓最为出名,有一支专门队伍,一上战场,就是敌人噩梦。神臂弓其实也是一种弩,但只用一人发射,射程却远及二百四十多步,(约合370米以上)“仍透穿榆木,没半簳”,可谓劲利霸道。
而韩世忠改良神臂弓,做出克敌弓,这是岳云一次吹嘘的时候,带司徒长风观看过。克敌弓“一人挽之,而射可及三百六十步”,(约合558米)可以贯穿重甲,“每射铁马,一发应弦而倒”。当时骄傲自信的岳云,都下意识的躲开正面,可见其威力。
宋军当中,守城还有两种弩,一种是踏张弩,由一人踏张,一人上弩箭,一人递送,三人完成,不但劲道十足,而且射速快。就算野战,敌军冲锋,都要面对四五轮打击。
还有一种大杀器,名曰三弓八牛弩,就是在八牛弩上加三根弓弦,最远能可及千步。(一步为五宋尺,依每宋尺约合0.31米计,一千步约合1550米!)
当然最远没有多少杀伤力,也没有准确度,不过战场上不需要准确。
床弩需要六七十人操作,在宋朝来说,床弩这些搬运不便,只能用于防守,不过现在是唐朝,司徒长风手下不缺战马,更何况都是练武,有真气的士卒,最麻烦的三弓八牛弩,也只需要三十人,就能操作。
八牛弩箭矢以坚硬的木头为箭杆,以铁片为翎,世称“一枪三剑箭”,因为翎宽,所以一弩射出,能把敌人拦腰两断。
以墨家的技术,很快就在司徒长风提示下把这几种制作了出来,无论是一人操作的克敌弓,还是三十人操作的三弓八牛弩,都采用了流水线制作方式,日后维修就方便多了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