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8章-《病娇权臣笼中雀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◎剖白。◎
    银江上的波涛依旧,  厮杀声却已远去,寒凉的江水渐渐被鲜血浸得温热。
    谢钰褪下自己身上的襕袍披在折枝身上,抱着她涉水往江岸行去。
    折枝的泪水连绵坠在他的掌心中,  比鲜血更为炽热。
    她一直压抑着没让自己哭出声来。
    直至回到轩车内,锦缎车帘垂落,隔绝了外头的光线,谢钰的语声随之响在耳畔,  略微有些低哑:“穗穗,唯独谋逆之事,  并无转圜的余地。”
    他回答了她在江水中的请求。
    一直紧紧覆在她眉眼间的大手随之垂落,轻吻了吻她眼尾不住坠下的泪水。
    折枝这才松开了一直紧攥着他袖缘的素手,伏在他肩上,哽咽出声。
    谢钰未再启唇,只是拥紧了她,  替她披上了干净的薄毯。
    随着车马向前,  车内的啜泣声也渐渐转微,  渐至不闻。
    折枝似是终于耗尽了心力,  在谢钰怀中阖眼,疲倦睡去。
    只是梦中仍不安稳,  不知何时便轻轻细细地抽噎一声,复又坠下泪来,  染得一张小脸水洗似的苍白。
    直至回到别业后,  用热汤沐过身发,换上了干净的衣裳,  她这才似是勉强有了些力气。
    她侧身躺在榻上,  羽睫低垂,  轻声问谢钰:“先生为自己的族人筹谋十年之久,  已是孤注一掷。为何又非要涉险带走折枝,为何又要这般欺骗折枝,长达十年之久……折枝不明白。”
    谢钰拿布巾替她绞着长发,闻言长指略微一顿,终是启唇解释道:“名不正则言不顺。古改朝换代皆是师出有名。”
    “臣子起义,大多打得是‘清君侧’的名号,若圣上昏聩残暴,民不聊生。民间起义,也会打‘诛暴君’的旗号。只是为前朝复国,却不在这两者之列。”
    “萧霁想要复国,首先便要名正。他虽是前朝丞相之子,但终归不是皇室血脉,以他的名号在复国,终究是难以服众。”
    “而一名真正的前朝皇室血脉对有他而言,非但是可以名正言顺的根本,亦是可以招揽流散在外的前朝旧部的旗帜。且你还是女子,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。”
    折枝认真地听着,那双垂落的羽睫上渐有光影细碎。
    她轻轻点头,语声里犹带哽咽。
    “所以先生才会在折枝幼时便放下手中的事务,过来做折枝的西席。此后一直对折枝多有照拂,便是为了在一切筹备齐全之后,让折枝心甘情愿地跟着他去复国。”
    谢钰沉默着颔首,替她将绞干的长发顺到一处,低声道:“这些往后再说吧,你先歇息片刻,待到了膳时,我唤你起身。”
    折枝低低‘嗯’了一声,拢好长发睡在榻上,将锦被拉高至下颌处。
    她随之阖眼,垂落的羽睫却仍是随着她颤栗的呼吸而颤抖。
    “先生曾与折枝说过,此生不必与他道谢。”
    她没再说下去,只是侧身向内,将余下的语声与珠内一同湮没在锦被之间。
    原来所有的温柔与眷注,早在初遇之时,便已标好了价码。
    她这般悲哀地想着,以致于咬紧了唇瓣都忍不住抽噎出声。
    锦被随之陷下一处,是谢钰躺在她的身旁,低声唤她:“穗穗。”
    他微寒的长指停留在她发烫的眉眼间,像是窗楣上透进来柔和的天光。
    令人安心。
    折枝紧握着锦被的指尖缓缓松开,终于转过身来,团进他的怀中,徐徐睡去。
    那一夜,她梦见了许多幼时的旧事。
    梦见先生手把手的教她写工尺谱,送她九连环与兔儿爷。
    梦见先生带她出去看皮影戏,语声温柔的给她念一本新买的话本。
    梦境绵延许久,直至窗外明亮的天光落在身上,将过去驱散。
    不知为何,谢钰没有唤她起身。
    而身上的锦被似乎过于厚重了些,大山似地压在身上,还时不时喷出炽热的火焰,令她难受得紧紧蹙起了眉心。
    “哥哥。”
    她蹙眉唤了一声,下意识地想要趿鞋起身。
    这一动弹,才觉浑身热烫,身子亦不听使唤,仿佛只是扶着床柱支起身,便耗尽了通身的力气。
    指尖一软,她的身子便绵软地往后倒去。
    “穗穗?”
    谢钰的语声响在耳畔,她随之倒在一个坚实的胸膛上。
    谢钰的掌心贴在她的额上,冰冷,却舒服的令人想要喟叹。
    “去请崔白!”她听谢钰疾声命令。
    “哥哥,折枝这是怎么了?”她朦胧地问谢钰。
    谢钰亦垂首看着她,双眉紧蹙。
    怀中的小姑娘莲脸绯红,身上滚烫,连说话时唇齿间呼出来的热气也是滚烫的。
    一看便是发了高热。
    “没事,崔白来了便好。”他低声哄她。
    折枝朦胧点头。
    此刻正是黄昏,崔白来得很快。
    几乎是折枝刚在侍女的服侍下漱过口,勉强喝了半碗姜汤的功夫,崔白已跟着泠崖匆匆过来。
    折枝如今身上无力,便没有起身更衣,只是从红帐里探出一只素手来,由崔白隔着帕子诊脉。
    稍顷,崔白收回手,皱起眉来:“本就体寒,怎么还在春日里浸冷水?如今发了热病,只怕要反复两日才能下去。”
    他说罢,起身对谢钰道:“我去花厅里开方子,你随我过来。”
    谢钰皱了皱眉,终是抬手,动作轻柔地将怀中昏昏沉沉的小姑娘放到锦榻上,替她盖上锦被,低声自她耳畔道:“我随崔白出去片刻,很快便回来。”
    折枝点头,朦胧应了一声,也不知听进去了没有。
    谢钰这才起身,快步往花厅行去。
    崔白已先一步到了花厅,正执笔开着方子,听见他进来的响动,便抬眼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他一阵,语气有些不善道:“谢钰?你不会是给人家姑娘气得投了湖吧?”
    谢钰皱眉,往他对侧坐落:“你在胡说些什么?”
    崔白将药方写完,‘啪’地一声将湖笔搁下,不悦道:“当初体寒难以有孕之事,你是不是瞒着人家姑娘了?”
    谢钰骤然抬眼:“你与她说起了此事?”
    他疾声追问:“什么时候?”
    “到你府上给花看诊那日——”崔白话音未落,却见谢钰已自椅上起身,疾步往上房的方向行去,便兀自摇头道:“早知如此,何必当初呢?”
    他说着,信手将药方递给一旁的侍女,拿起自己的医箱起身道:“三付水煎服,无事别来我的府中叨扰我看医书。”
    “不必送,我还得赶着宵禁前回府。”
    待崔白的药煎好后,已是整整一个时辰过去。
    这一个时辰里,折枝一直在榻上昏昏沉沉地睡着,许是喝了碗姜汤与半碗热米粥的缘故,发了一身的细汗,倒是勉强寻回了几分神志。
    身上,似也没那般难受了。
    她轻蹙了蹙眉,徐徐睁开眼来。
    第一眼,便看见守在她榻边的谢钰。
    他依旧是穿着昨日里的襕袍,连玉冠也未束,墨发随意披散在身后,像是从银江城中回来后,便一直守在她的身畔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