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夏之白继续道:“如今天下看似繁花似锦,其实背地是黑恶横行,地方这么多的走私、造反,很多都是官逼民反。” “朝廷枉顾民生。” “将很多民生相关的公权力,下放给了地方官吏跟商贾,而朝廷又没有给到足够多的监管跟监督,最终导致底层越发的困苦糜烂。” “我要的其实不多。” “因为这是在为天下开辟一条新路!” “有付出,才有回报。” “我觉得值!” 朱标脸色变了又变,沉声道:“你要的太多了,我能同意,朝廷也不会同意,而且就凭这几句话,没有说服力。” 夏之白点点头。 他主动解释起来:“要钱很容易理解。” 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” “没有钱,寸步难行,什么都做不了。” “我知道朝廷有难处,财政很紧张,不可能拿出太多钱来,我也没想真的让朝政直接给我划拨,我是借。” “十出十二归!” “十出十二归?”朱标目光微动。 让朝廷直接给钱,他做不了主,但若是借钱的话,就有得商量了。 他重新坐了下去,喝了一口茶水,压下方才的怒意,漠然道:“你既然对大明情况有所了解,应该也清楚,朝廷的财政一直很紧张。” “借?朝廷也借不出多少。” “朝廷前不久不是才抄了一次家吗?抄家的钱应该才入账,没这么快规划好用处。”夏之白眼中露出一抹狡黠。 朱标一愣。 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。 怪不得夏之白明知朝廷财政紧张,还敢开这个口,原来是惦记着抄家的钱。 前不久朱元璋治罪李存义,抄没其家产,约合四十几万白银。 的确大大充实了国库。 但这笔钱刚入国库,就被朝廷大小官署盯上了。 夏之白想虎口夺食没那么容易。 见朱标沉默不吭声,夏之白也知道,自己果然没猜错,抄家所得的钱,朝廷还没有安排好去处。 他心中大定。 夏之白继续道:“后续的要矿要地要人,则更好理解了,我意欲打造的蒸汽机,想要发挥其作用,需要很多的燃料,因而我需要一座煤矿。” “还有是一座能取卤水的盐矿。” “至于人。” “首先要的是工匠。” “我需要他们将提取卤水用的蒸汽机打造出来。” “因为这是第一次正式制造,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,因而这些工匠也将暂时留在矿山,以便随时解决问题。” “至于制盐的灶户。” “我知道大明对其有严格限制。” “所以我不会征用这部分人,而是会选择流民。” “滁州寿州的流民。” “我或能帮朝廷养几百上千人。” “不过我也有一个要求,就是这些人的户籍,不能改为灶户,最多是改成‘工’,而且具体招收多少,如何使用,都由我自己来定。” “朝廷不能插手。” “我所开办的盐企、煤企,不受盐引、煤引等限制。” “不规定每年必须采多少煤,制多少盐,今后也完全是自产自营自销。” “在最初几年,我开创的企业,会按照朝廷的规定,交上律令规定应交的税跟购买‘盐引’、‘煤引’的钱。” “而在几年后,若是此法可行,才会逐步将利润,交到国库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