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朱标目光微动。 按夏之白这个说法,朝廷真正付出的,就只有矿山跟地,还有一些工匠,但同时却将一些流民灾民得到了安置,更关键的是,朝廷还能收上不少的钱。 只是这会打乱朝廷对食盐市场的规划。 流入市场的盐会变多。 更关键的是,若是夏之白入不敷出,朝廷借出的钱还能收回吗? 会不会造成更大的动荡。 但夏之白明确说了,他所创办的企业,只活跃在应天府。 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,自己随时能抽看账簿,发现有什么不对,也能及时制止中断。 他有些意动。 但并没有急着表态。 朱标端起茶水,不动神色的看着夏之白,淡淡道:“你的想法我知道了,但兹事重大,不能这么草率决定。” “我还要再考虑一下。” “好。”夏之白点头,道:“不过我希望殿下尽早做出决定,同时尽快安排一些工匠,我需提前做一些准备,以备日后能尽快开动。” 朱标颔首:“我明日会安排工部的人,你有什么需求可以跟他们提。” “多谢殿下。”夏之白拱手。 他此行目的已经达到了。 并没有继续在东宫多待,直接告辞离开了。 偏殿。 朱标独自坐着。 心中已久久难以平静。 他其实已经被夏之白说动了。 他也很想看看,大明的这些官员,是不是真在蒙蔽视听。 若是夏之白开创的‘官府经商’的模式,能够行得通,真能让百姓吃得起盐,还能让官府更加得利,更能改善灶户的生活,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。 那大明的这些官员 朱标眼中浮现一抹杀气。 朱标转动着手中的玉扳指,轻声道:“夏之白,我便再信你一回,希望这一次,你依旧不会让我失望。” “官府经商,真能走得通吗?” 朱标站起身。 准备去把这事告诉父皇。 夏之白有一件没有说错,就是朝廷不准的事,地方未必不敢干。 与其让‘夏之白’这些人,在底下偷偷摸摸的干,还不如朝廷也试一下,哪怕失败了,至少朝廷也能知道一些实情。 还能做一些有效针对。 于国有利。 武英殿。 朱元璋正在里面小憩。 见朱标到来,朱元璋丝毫不意外,仿佛早就知道朱标会来,他抬眸看了一眼,冷声道:“夏之白又找你说了什么。” 朱标拱手道:“启禀父皇。” “夏之白找儿臣商讨了一下从商的事。” “他建议‘官府经商’。” “还准备从儿臣这要钱、要地、要矿、要人。” “他似乎为从商做了不少的准备”朱标恭敬的站在一旁,将自己跟夏之白的对话,较为详略的复述了一遍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