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这不就是一个意思。 就夏之白这花钱速度,若是卖盐没有利润,根本撑不了三个月,到时没有钱,可不就只能放弃,但若是父皇不说那一番话,夏之白未必就会这么激进猛干。 至少不会失败的这么快这么彻底。 朱标也没太多想法,让夏之白失败失败是好事。 不然他总有一股目空一切的傲气。 通过这次经商的失败,顺带压一压夏之白的气焰,让夏之白清醒一下,知道这天下,并不是他想的那样,恐有一腔热血,就能够为所欲为的。 治理天下没有那么容易。 有才是好事。 但恃才放旷就不对。 朱标嘴角露出一抹浅笑,淡淡道:“父皇放心,儿臣知道该如何做,不会去帮夏之白,也不会提前出手收回的,儿臣会等着夏之白扛不住,主动开口求饶。” “而且儿臣是乐见如今局面的。” “通过夏之白的搅局,应天府接下来大半月,盐价应该都会有一定下跌,这也利于百姓。” “儿臣何乐而不为?” “甚至于,儿臣还希望夏之白能跟这些盐商斗的久一些,这样百姓受益也会更多。” “正所谓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。” “接下来一月夏之白跟应天府的盐商相争,得利最大的是夏之白心心念念的百姓。” “夏之白毕竟是大明的状元,朝廷因此也能得不少民心。” “儿臣明白这个道理。” 对于应天府接下来要发生的事,朱标心中早就有了预期。 他是乐于见到的。 朝廷收的盐引钱,很早就收上了。 虽然会因降价,少收一些盐税钱,但盐税本身就是二十抽一,少收应天府一地的盐税,并不算什么,何况夏之白那边也会额外多收部分本该没有的‘盐引’跟‘盐税’。 总体下来,朝廷盐上的收入,还会比以往多一点。 他早就算过账了。 接下来应天府发生的事,在朱标看来,就是‘盐商’之间的内斗,他在一旁安静看戏就行。 朱元璋点点头。 他并不怎么喜欢过问夏之白的事。 眼下朱标既已想清楚了,他也就彻底放心下来。 朱元璋重新拿起一个烤土豆,将烤的起皮的外皮撕掉,在上面淋上一层蘸料,顾不得手上的滚烫,就这么大口的吹了几口气,直愣愣的往嘴里放去,虽烫的哈热气,但脸上依旧满是享受的滋味。 这土豆还别说,烤起来还挺好吃。 朱元璋一连吃了好几个,吃了个餍饱,这才满意的拍了拍手,心满意足的起身离开。 他可偷不了太多闲。 朝中大小事务,都需他过目处理。 朱标再吃了一个后,将多烤的分给四周侍从,也转身离开了。 他每日要处理的政事也很多。 夏之白的事,从一开始,就已注定了结果,靠一人之力,又岂能撼动早就成型的盐业? 不过经历了失败,磨去了锋芒的夏之白,才是大明想要的状元。 他可以等,也等得起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