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三日后。 夏之白的身影出现在城外。 他几乎就没停下过脚步,一直在路上,这次是前往顺天府。 筹划铁矿开采的事。 黑娃坐在车夫旁注意着四周。 马车里是夏之白跟方墨。 方墨恭敬的坐在一旁,目不斜视,态度十分的拘谨。 看着周宁等人设计的‘纺织机’图纸,夏之白眉头微微一皱,不知是这段时间,周宁等人得到了太多支持,亦或者是为了炫技,或者是其他原因,很多的‘纺织机’都要用铁去打造。 夏之白轻叹一声。 “李笙这些人也真是眼光高了。” “一个纺织机,竟敢设计到用五百斤的铁。” “各种零部件,各种机杼,竟全都想用铁来打造,我夏之白虽拥有了一座铁矿的开采权,但岂能经得起这种消耗?” “一座新矿,一年也就开采十几万斤。” “去年的潞州润国冶、泽州益国冶,年产量也就十万斤,大明现在开采量最高的是江西南昌府的进贤铁冶,但即便是进贤铁冶一年的产量也就一百六十几万斤。” “按他们这种设计。” “我这顺天府这新开的铁矿,连办一个纺织厂的用铁量都不够。” “这些设计图纸简直荒唐。” 夏之白将这些图纸直接扔到了一旁。 他是真的无语了。 对于周宁、李笙这些工师,他是十分宽容,也几乎是有求必应,但也不是这样浪费的,大明一年的铁产量,也就八九百万斤,而蒸汽机耗铁量本就十分巨大。 若非当时朱标特批,根本就落实不了。 周宁等人在京都盐业待了一阵,明显感到心有些飘了,设计什么东西,都务必要掺杂一点铁进去,好像不掺一点铁进去,他们设计的东西就是不完整的。 纺织机过度到铁器,的确是个必然过程。 但大明的纺织技术,明显还没提升到那个阶段,周宁等人设计的,也显然没达到后世‘机床’的效果,在当下生产技术的约束下,用一些木质结构的纺织机,完全绰绰有余,但周宁他们偏要硬堆一堆工艺,将造价给抬高。 方墨小声道:“夏长官,这是你之前对周知事他们太宽松了,几乎是有求必应,而且现在厂里那边,不少的家眷都在催,周知事他们也是想尽快将纺织机给设计好,让工厂尽快开工,难免就急功近利了一些。” 夏之白冷哼一声,漠然道:“你不用为他们解释。” “他们既然能被外界的声音干扰,那便说明他们的心已不定了,定不下心的工师,你真指望他们设计出什么好东西?” 随即。 夏之白也道:“归根到底,还是我手头的工师太少了,可用之人太少,这才让李笙等人有点‘恃才自傲’了。” “加之这两天蒸汽机相关的小册子分发出去,他们不少人也名声大振,心一下子就飘了,觉得他们已不是寻常工师了,设计的东西,不能落了窠臼,不然会落了自己面子。” “这人啊。” “总是善变的。” “稍微有了点名气,就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了。” “也不想再循规蹈矩了。” “总想标新立异。” “但工师这些,本就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,哪能这么心高气傲,心浮气躁?” “他们这样早晚会摔大跟头的。” 方墨苦笑一声。 说得容易,做着难啊。 第(1/3)页